在如今的松阳
人们只懂南直街的烟火红尘
却不知曾经的北直街
也是经济文化繁荣之处
过去的风云际会
且听何老师慢慢道来
主讲人:何为松
简介:
何为松,退休教师,1994年于松阳县民族中学退休,退休后从事史志工作,对松阳民国往事知之甚多,被誉为松阳的“活字典”。
请输入标题 bcdef
旧时的北直街,从朝天门进城算起,由永衢坊向南经仁寿坊、永庆铺,终至申亭社,跨越四个社铺,长达400米,沿街居民有120余户。在民国时期,北直街因潘后街头后有两个拐弯而被称为“北街”。北街不但历史悠久,而且文化内涵丰富,有不少的人文景观。
▲程啸天摄
北街的历史渊源
北街的前身,本是古紫荆村的一段村道。在一千多年前,古紫荆村曾是一个较大的村落,人口众多,四周有开阔的田园。村内有条茅溪坑,坑水沿村西蜿蜒而下,至村口再东折入溪。村口有石板小桥,人称耐性桥。桥边还有一口古井,专供村民饮用。村东百步建有一座古塔,塔虽不高,但以古老而著称,它与北首村口的仁寿塔遥遥相对。村口的东南有一座祭拜天地的神坛,名曰“长松台”,后来在该址又兴建了城隍庙。
松阳县城,本设在古市,唐贞元戊辰(788),旧城被洪水冲成白地,遂迁城至紫荆村。村东恰有一片空地可以兴建县署,而四周的田园又可扩建民房。于是北村道也从仁寿坊的村口向北延伸至如今的朝天门内。所以,我们可以将北街称为历史悠久的村道。后来,这条古村道又变成了通往邻县宣平、武义、遂昌等的县道。因此永衢坊社亭的门柱上就增添了一副“直出宣平武义,横过旧市遂昌”的楹联。
民国时期的北街
民国年间的北街,虽然两边店堂林立,但商业气息并不浓厚,在店内经营的大多是老人或妇女。白天顾客稀少,根本看不到城市的繁忙,也听不到市面的喧嚣。因为沿街居民大多都以务农为生,而开店经商不过是副业。一般店铺皆为自家的门面,利用家庭的闲散劳力进点杂货,不求多大的收入,只要有一点小钱的进账也就心满意足了。所以这些商店大多都是服务于当地的平民,营业的旺市也在每天的早晚,实际就是当地居民的便利商店。
民国时期的北街有“三多”,即烟行多、砻房多、豆腐作坊多。居民所产的烟叶都能通过各大烟行的购销而运出境外;本地的稻谷又能经过各砻房的加工而将大米销往外地,因此北街的米贩也不少。记得有蔡延达、叶长福、叶长俊、叶长寿、毛发宝等;至于豆腐作坊,粗略计算一下,全街就有九家,并有十多个摊位。而这些都是消化土产黄豆的去处,也是当时小农经济赚小钱的途径。
▲叶祖青摄
北街的人文底蕴
北街不乏耕读世家,他们辛勤耕作也让子女多读文章。在清末的那段时间,北街的首段百米之内(永衢坊与仁寿坊两社之间)庠生(秀才)众多,粗略计算就有:刘绍宽、叶若郁、叶石林、叶冠春、叶庆崇、叶庆钖、叶登廉等。另有一批文人学子,在民国初年也就读于省内各类专业学校。如许廷佐,就读于浙江甲种农业学校,后学成回乡,也为我县的农业与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;叶震、叶霆、叶霈、叶雹、叶霞翟、叶锦翟等分别毕业于松阳中学、省立第十一中学及其他高等学府,一直在国民政府从政,其晚辈现均定居海外。
“七七事变”爆发后,北街曾有不少热血青年,投笔从戎,走上抗战之路。如徐关光、鄢子和、金关良、刘良琦、姜涛、叶锦翟、宋可儿等。其中徐关光、鄢子和被晋升为抗日士官;刘良琦、金关良曾参加了新四军特种工作团六分团的总务组员,在古市大力开展抗日的宣传工作。姜涛曾在国军炮兵团工作,内战时期,当国军的大部队纷纷逃窜台湾时,他率领全团官兵向解放军投诚。建国后,在南京军区任炮兵教练员。而在校女生叶锦翟、宋可儿于1944年春报名参加了第三批的中国远征军。抗战胜利后,叶锦翟作为中国记者,派往日本东京,在美军“密苏里号”舰上,见证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。
▲叶高兴摄
北街的两次浩劫
北街曾经历两次浩劫,几乎被夷为平地。
第一次浩劫发生在清咸丰八年(1858),当时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将石镇吉的残部进攻我县。先杀死知县张士超,后又焚烧县衙,烧毁民房无数。致使瑞阳门弄之下至申亭坛的民房皆化为灰烬。就连衙前三角广场上的怀保亭、旌善亭、申明亭等亦未幸免。
虽经历咸丰八年、十一年太平军破坏,但县衙不久得以重建,民房亦先后恢复,衙前的三角广场之空地上,还建起了不少的民房。其中的东北隅还建了松阳首座邮政局,西南边隅又建成了松阳的车(黄包车)轿行。
可惜好景不长,1942年8月,侵华日军攻陷松阳。县衙再次被烧毁。永庆铺下至天主堂弄口的所有店堂、邮局、车轿行、寺庙与民宅也遭灭顶之灾,许多无辜的同胞被日军杀害。
请输入标题 abcdefg
本文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
1592904885000